江蘇 | 朱步樓   在江西宜春,背靠明月山的龍坡嶺田連阡陌、茂林修竹,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蜿蜒環繞,溪旁有一泉口,狀如涌珠,熱氣蒸騰,終年不息。   南宋時的定遠禪師云游到此,飲之瑩媚甘甜、浴之凝脂光滑,感到神清氣爽,于是帶人在這里砌泉井、修浴池、建寺院。   四面八方的山民、商人、游客聽說這里的溫泉有解毒、健身、療疴之功效,也紛紛前來聚集、定居,萬霧絲繚繞,漫漫炊煙生,漸漸形成了今天泉流潺潺,古風悠悠而盛名遠播的溫湯小鎮。   輕叩溫湯的門扉,我驚喜地發現,800年前的幽美和浪漫依然在延續,如古井泉水粼粼波光藏掩著的神奇。而讓我迷醉不已的是,這里既有世界珍稀的富硒溫泉,又有古色古香的騎樓老街,還有如夢如歌的夜景燈光。   -----   溫湯   的燈光是溫暖的   夕陽西下,夜幕降臨,暮色四合,明鏡似的圓月,已經被明月山托上天空。華燈初上的溫湯,就有了別樣的韻味。照明燈、草坪燈、噴泉燈、霓虹燈……一盞盞點燃了,猶如天女撒下的朵朵金花,又似銀河落下的滿天繁星,給小鎮鍍上了一層溫柔的光芒。   長街短巷、亭臺古井、山泉河道,一色籠罩在溫暖的燈光下。吹著微風徐徐,聽著泉水嘩嘩,從石板路上漫步走來,璀璨的燈光就像五顏六色的煙火,綻放在充滿詩意的古井泉街,令人目不暇接:   各色商鋪的牌匾,如“宋風建齋”、“嬌衣閣”、“冰輪院”、“莫卡鄉村”……愈顯古典雅致、光彩炫目;屋檐下的燈籠隨風舞動,像一簇簇、一串串鮮艷的紅花搖曳著向人們招手問候;沿街長長的小溪,在燈光映照下,碧水蕩漾、波光瀲滟,使人仿佛來到了麗江,又好像靈魂故地重游,一種遺落的戀情失而復得。   -----   不遠處的玉盤廣場,猶如一個燈光舞臺,唱歌的、跳舞的、練功的,……人流如潮、熱鬧非凡,男女老少都沉浸在這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。   這時,泉街兩邊的騎樓,許多人家都會拉出椅子、木桶,供游人足浴。我詢問一位在泉井邊打水的女孩,她說老街上每家每戶都有泡腳桶,20只泡腳桶以上的足浴屋就有70多家。   在泉街騎樓下、在廣場路燈下、在亭臺長廊內、在月之泉小區里,人們捧杯清茶、圍坐泡腳,盡情汲取“天然氧吧”之精華,親身體驗大自然之饋贈,浸泡于溫泉的靈韻里,胸中的郁結漸漸被蕩滌,俗世間的喧囂和浮躁也會慢慢消散,只剩下妥貼舒心的溫暖。   -----   溫湯   的燈光是絢麗的   走進環境優雅、大氣迷人的泉月公園,人們三五成群,手里拿起手機、相機在等著拍攝精彩的水幕電影和噴泉燈光秀。   隨著一曲悅耳的音樂,噴泉開始流光溢彩,激昂的旋律拖著藍的、紫的、紅的、粉的、綠的光彩一起灑向明月河上,又從河面放肆地躍上天空,點亮了古鎮的奢華,也掩蓋了星月的清輝,使全鎮上下光怪陸離、五彩繽紛。緊接著一道道水痕柔如細絲,呈扇形張開,水幕與自然夜空融為一體。   在霧化后的扇形銀幕上,悠久的禪宗文化和明月千古之情,給人以超強的視覺沖擊。與水幕電影和噴泉燈光秀相呼應,明月河岸邊的酒吧一條街,也以亢奮的音樂,裹挾著旋轉變幻的燈光撲面而來。   站在得泉橋上,伴淙淙溪澗、沐朗朗清氣,任光之云、光之海在空中、身邊和腳下浮動,聽千年梵音涉曠世的悠遠而來、如笛的清脆汩汩流淌,看河岸棧道上風光旖旎、人影幢幢,那路、那橋、那水、那燈、那人都一起走進了色彩絢麗的光影里,走進了引人入勝的影片中。   -----   溫湯   的燈光是夢幻的   這里是傳說中的嫦娥吞丹奔月之地,有著源遠流長、唯美浪漫的月亮文化。滿鎮都是月亮燈,處處體現月亮情。一盞盞明晃晃的月牙形、圓月形路燈,像散落的月亮星如棋布地鑲嵌在古鎮的大街小巷;公園廣場、古巷街角、山坡草坪、酒店大堂……一輪輪月亮造型的彩燈閃爍,遠遠望去,你會分不清哪是天上的月亮,哪是地上的燈光,一條條街道也都變成了皓光閃耀的銀河,若干個月亮簇擁著,向我們露出笑靨。   這時,你或躺或坐、或倚或靠、或閑逛或發呆,隨便挑一個姿勢,仿佛置身于瑤臺仙境,來享受一片“月色像檸檬的悠然自得”的寧靜,放飛自己的心靈,任思緒的潮水緩緩流動,心鶩八極、神游宇宙,何嘗不是一種醉心的愜意和無言的幸福。   -----   在皎潔的明月與靈動的燈光相融中,如果放一池溫泉,在水汽氤氳中澡身浴德,更有一種騰云駕霧之感,如夢如幻、欲醉欲仙,“浴罷恍若肌骨換”。   難怪這樣一個山里的小鎮引得游人川流不息、沉醉于斯,“解衣浴罷仍留連”,連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發出了“不慕天池鳥,甘做溫泉人”的感慨。   溫湯的燈光,襯映著古樸與繁華,點綴著美好與柔情。它是凝固的詩,是立體的畫,更是悠揚的歌。   夜深之時,燈光漸暗,聽古井邊傳來陣陣絲竹民樂,余音裊裊,不絕如縷,仿佛在訴說一個久遠的故事,而你,就是故事里流連忘返的人。   +10我喜歡

距離換屆選舉還有半年多的時間,“付主任”就已按捺不住,豁出去了。   “付主任”當然姓付,現有職務是村里的副主任。嚴格地說,大家要叫他付副主任,可這太別扭了,索性以“付主任”相稱。到底是付主任還是副主任,有時連叫的人都糊涂了。   “付主任”倒有自知之明,認準是副主任,畢竟這才是他的真實官銜。所以他做夢都想轉正,成為真正的付主任。可這并不容易,必須參加主任競選,唯選民和選票說了算。   此前“付主任”有過兩次參選,都落選了。如果這次不能成功,恐怕就要當一輩子的副主任了。思之極恐,如芒在背。   所謂豁出去了,其實做法跟上次差不多,只不過力度更大。表現為,對親戚朋友,他請他們下館子,動員他們為他拉票。對一般群眾,他見面就說好話,送笑臉。對村里的公眾人物,他送煙送酒甚至發紅包……   這天晚上,“付主任”去一個外號叫半仙的人家拉票。剛要敲門,聽見半仙和他的女人正在聊天。   女人說,“付主任”又在為競選主任到處活動。我就不明白了,現任主任也不比他強,他都當了二十多年的副主任,現在想混個主任當當,怎么就這么難?       半仙說,我從風水的角度分析了一下,風水里有姓名決定命運一說,你看,姓付的付跟副職的副同音,這種姓的人做其它的職業倒沒什么,唯獨對仕途不利,它就像一道魔咒,只要你為官,它就如影隨行,時間一長,形成了某種氣場,最終被人默認記憶和傳播,潛移默化之中成為事實,付即副,轉正難于上青天,“付主任”就是這種情況。   女人說,有點強詞奪理,似是而非。   半仙說,走著瞧,除非他不姓付。   “付主任”聽得目瞪口呆,呆立良久,遂轉身折返。   晚上,他徹夜未眠……   n天之后,是“付主任”父親的忌日,當著家人和許多親戚的面,他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決定:為了紀念了父親,即日起,改為父姓,明天就去派出所咨詢相關事宜。   話剛落音,一個戴著眼睛滿頭白發的長者說,不可,不可,堅決不可,當初你父親倒插門進付家時,就已承諾,不管生男生女,都隨母姓,永不更改。     作家簡介:邱緒宏,湖北團風縣人。愛好閱讀和寫作,精神豐滿,物質骨感。曾在省市電臺和報紙舉辦的大型征文比賽中獲獎數次。著名平臺《文藝輕刊》的熱心讀者和忠實粉絲,偶有作品在平臺曝光。   +10我喜歡

1、 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,她就喜歡上了他,不是他站的位置太明顯,而是他的微笑,他的笑容那么溫暖,讓她著迷。 一個月過去了,她領了薪水,辭退了工作,她來到那家店,把鞋買了下來。 第二天。 他的課桌上多了一個盒子,他來到教室,一群男生圍著他起哄。他打開盒子,那雙鞋,他見過。旁邊的男生發出“哇”的聲音。 她躲在角落,看著他的每一個表情,不漏掉他的任何一個表情。 許久。他說了一句話“這個牌子,我已經不喜歡了”。 他往旁邊看了看,他看到了他,他們四目相對。她很快就別過頭去,他也沒有再去看她。 他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鞋,然后關上盒子,隨便扔往旁邊那個人的懷里,說“送給你了。” 她漸漸的低下頭, 長長的劉海遮住了眼睛,擋住了滴下的淚。 他從來不知道,他的一句話可以讓她心痛,他也不知道他的一個動作,竟然可以讓她用一個月的時間,在燒 烤店打工,為他買下那雙鞋。 她的心是那么痛,他,從來都 不懂。 天,下起了雨。她在操場上走著。雨打在她的臉上,每一滴雨水都刺痛她的心,雨和她的淚融合,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酸澀的氣味。 眼睛漸漸的下垂,她暈倒了。模模糊糊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。 醒來時,是在醫院。周圍有好多人,她什么時候人緣那么好啦,竟然有那么多人來看她。 突然一看,是他?他正在看著她。心跳得好快,好像快跳出來似的。 他看著她說了一句話“你是傻子嗎,下著這么的雨,你還是操場走?” 這個,可以當做是你的關心嗎? “對不起。” “你沒有對不起我。”然后轉身離開。 她沉默了。。。。   2、 她喜歡他,好幾次,她想告訴他,可是她沒有這個勇氣。有時,她真的恨透了自己的懦弱。 他走后,其他人也陸續離開。她一個人坐在床上發呆。 那個夏天,他們分開了,到最后她還是沒有向他告白,她帶著遺憾離開。他們各自去了不一樣的城市。 每個夏天,她都會想起他,想起他每個溫暖的微笑,想起他每個迷人的動作。 這個暑假,她來到那個曾經有他的地方。 她一步一步走著,在空氣中好像聞到了他的氣息。 為什么,她感覺他也在這里,難道是她太想他了嗎? 走到前面,看到一道刺眼的風景線。 男孩很高,斜劉海遮住眼睛,可她還是能看到他的眼神,男孩低頭看著懷里的女孩。 不知道從哪里來的一把刀,刺入她的心,好痛。 她傻傻的站在那里,她想走,可是卻走不了 。兩年了,他變得更帥了,他,也有了他愛的女朋友好久。他看到了她,他牽著那個女孩的手,走了過來。 他說“你是陳希雨,對嗎。” 她點頭,至少,他還記得自己 他“你 也回來看母校嗎?”她點頭,看著那個女孩。 他似乎也注意到了,他介紹“她是我的女朋友,叫蒙可。” 那個女孩好漂亮,他們,好配啊。 告別了他,她一個人走在路上。 她沒有想過會在那里遇到他,更沒有想過,他已經有了女朋友。他應該很愛她吧。 如果,那時,她向他告白,現在和他手牽手的會不會是她那么愛他,卻從來沒有和他說過。這一世,她將帶著這個秘密老去、死去 想著想著,眼淚從眼角流出,她,哭了。 天空也默契的下起了雨。   3、 一對新婚朋友的對話,新娘:你說,我們下輩子還會在一起么?新郎:你上輩子就問過這個問題了。——這是我聽到的最浪漫的情話。   4、 那一年她14歲,他16歲。他去姐姐家,她是姐姐鄰居家的小孩!1975年的冬天,她第一次看到從窗前路過的他,少年穿著軍大衣,白皙清秀的臉龐,在冰天雪地里走來,走到了她的心里。從此生活里仿佛只有他!那個年代的女孩格外含蓄,沒有表白的勇氣,就這樣她們各自生活,各自戀愛!八年后居然有人把他們撮合到一起,女孩狂喜!決定用一生來擁護這份愛情!后來他們生了四個孩子,那女孩現在已經是奶奶可是卻依然像個孩子簡單快樂!她說是因為愛情!!   5、 椰果布丁和夾心面包在吵架,只聽椰果布丁哭哭啼啼地說你這樣的家伙根本沒有心吧!夾心面包沉默不語,表情嚴肅,忽然把包裝紙一脫,猛地撕開胸膛,露出了里面鮮紅跳動的草莓!   6、 風走了云怎么挽留。 云散了霧怎么聚集。 霧走了水怎么凝結。 水流了珠怎么永恒。 等待走了幸福怎么永遠。 追求走了希望怎么停留。 愛情走了婚姻怎么守候。 寂寞走了心靈怎么堅持。   7、 心換心 心心相印心換情 心情如一心換人 人心相連心在聆聽心聲夢在追求理想心不可待 夢不可求心不可傷 夢不可望心不可痛 夢不可破夢不可以追求而破心不可以等待傷痛   8、 陽光照射在那條小路上,風,輕輕吹來,熟悉的味道讓他想起她。那時的他那么喜歡她,卻沒有告訴過她,想起那段青澀的回憶,他總會留有遺憾。也行,這就是成長吧,總會有失去,可我們卻不曾忘記那失去的。   9、 那年,他十八歲,她十八歲。她是剛剛轉到那個班的。她長得很漂亮,她也很少說話,一直很安靜。那天,她走過他身旁,正低著都看書的他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。他抬頭看著她,她對他微微一笑。那是他們第一次見面,他便喜歡上了她。https://www.meiwenjx.com/article/38707.html   10、 他偷偷的打聽她的愛好,吃她喜歡吃的東西,走她常走的路。 每天放學,他都跟在她的后面,這似乎都成了習慣。 她走在前面,他就跟在他的后面。有一次,她走著走著突然轉身,她看到他。他剛想跑,可是卻來不及了,他尷尬的笑了笑,他說“好巧”。她揚起嘴角“嗯”。然后,她走進巷子里。他傻傻的呆在那里,看著她離開,身影消失在街頭,他才轉身默默走開。 +10我喜歡

(一)   昨日,我在地方報紙發表了一篇報道——《補鞋匠的晚年幸福》,當我把報紙交給老夏師傅時,他特激動,興奮地留下了眼淚,他說:“沒想到我老夏竟然上了報紙了!”   夏師傅不識字,就讓我讀給他聽。我輕聲讀到:“老夏師傅是大王鄉大王村人,因為小時候身體不好,在那個年代,缺錢醫治是常用的事情,于是就落下駝背的輕微殘疾,同時有點口吃,因為是個男娃,家里的親戚就讓他當了補鞋匠,都說有個手藝好生活,將來賺了錢也好討個老婆,老夏師傅這一干就是30多年。如今夏師傅已經74歲了,可他仍然一大早就出現在大王鄉的街道上,你若留意一下,準會發現有許多的老人們和他在一起,閑暇時,老人們家長里短,好不休閑。夏師傅總會說:‘補鞋修傘活兒不累,既能服務農村,也能找點零錢補貼家用,再說,青年人不愿干這活兒,市場正好需要我。’”   我因為補鞋,自然常來他的攤位,一次補鞋2元錢搞定。閑聊時,我問起老夏的生活,他笑著告訴我:“如今的共產黨真是好,你看我每月補鞋修傘能賺個千把元。另外,我的口袋放有四張卡:養老補貼卡,糧種補貼卡,老家拆遷款卡,田地出租補貼卡,我的晚年生活很幸福。”   夏師傅向我介紹這些的時候,我發現他臉上的皺紋,猶如白描花朵的線條,柔美而有喜感。   (二)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隨即圍來許多老人,都爭著要看報紙,和他一塊長大的老吳讓我坐在他的身邊,他要我細細地聽他講述關于老夏師傅的故事。漸漸地,夏師傅的布鞋攤位旁坐滿了人,他們都席地而坐,這一幕像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聽說書的場景。一時間,人們都在聽老吳的敘說.......   老吳介紹說:“我比夏駝子大六歲,我的媽媽是夏駝子的救命恩人,若不是我的媽媽,駝子早就沒了。”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   老吳繼續說到:“我和夏駝子都是大王鄉大王村人,夏駝子在出生時,那是抗戰時期,家鄉又是江淮丘陵中的窮山區,‘天時地利人和’都沒他的份,還算他幸運,幸好是個男娃,才免遭丟棄山溝溝喂狼的厄運。可是時間不長,他的爸爸和媽媽因為吃了從山上采來的毒蘑菇,在一夜之間全死了,夏駝子也因為吸允了媽媽有毒的奶水患了病,記得當時的癥狀就是高燒不退,我媽媽只好把他抱回家來喂養,那時的情況老人們都知道,死人是常有的事情,我家根本沒錢給他看病,媽媽只好用冷水毛巾給他敷頭退燒,爸爸從山上弄來一些去火的草藥,后來總算保住了夏駝子的一條命。之后,爸爸媽媽于是把他當作自己家的兒子來養,媽媽常常禱告,求上天保佑這個苦命的孩子,沒想到,就是那場災難,夏駝子就落下了駝背這個病根子,同時說話有點口吃。”   我問:“那后來呢?”   老吳接著說到:“后來我們都大了,因為大王公社是個窮極了的地方,我們都沒機會讀書,七八歲時就在生產隊里放牛,每天能掙3分工,也就1角的樣子。你們都想不到,我和夏駝子都是到了10歲前后才有個大名子,我叫吳大保,他叫夏大佑,我的弟弟叫吳大安,妹妹叫吳大平,就是保佑平安的意思。”(美文精選網:www.meiwenjx.com)   有人吃驚地問。“你叫夏大佑?我們都不知道啊。”老夏師傅淡淡地笑。我環視四周,他們都說不知道老夏師傅的真實名字,如今老夏師傅都74歲了,可“夏駝子”的外號卻被人們喊了一輩子了。在場的老人們也習慣這么叫他了,年輕人因為尊老,干脆叫他夏師傅。   老人們開始逗樂了,有的說:“小黃的照片拍攝的不錯,老夏,你出名了,全縣城幾十萬人都知道你啦!”   有的說:“小黃寫的實在,我們現在真要感謝共產黨啊,你看,我們現在哪家的生活都舒坦,不但吃得好,穿的暖,住的好,就連我們這些老家伙,手中也玩上了手機。”   老人們說的確實都是實在話,我抬眼去瞧夏師傅,他正專心在給一位大爺補鞋子,大爺和他在交談:“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懂得生活,這皮鞋也就旁邊裂開個口子,兒子隨手就將它扔了,幸好兒子的鞋子我正好能穿,這樣補一下一樣穿。”   “兩……兩……兩元錢,還你一雙……好鞋。”老夏樂呵呵地說到,他一臉緋紅,既有口吃的原因,也有激動的成分。   (三)   聽到夏師傅的說話,我便想起夏師傅走街串巷的情景。在我的記憶中,夏師傅給我的印象有兩點:一是口吃,二是駝背。他挑著擔子,好像不輕松,一頭是布鞋機,和現在的沒什么兩樣,一頭是一個木箱子,里面分幾個格子,分別放有錐子、鐵皮、尼龍線等。夏師傅每次到我們村莊上都是吃飯時間,因為那時人們在生產隊干活,也就午飯時都在家,他將補鞋機放在我家門前那顆百年的大皂莢樹下,先是搖起撥浪鼓,“咚咚咚……咚咚咚……”接著,人們便陸續來找他補鞋、疤鍋和修傘。鞋子和傘他都上個記號帶回去,鐵鍋都是現場修補。媽媽把飯盛放在洗干凈的臉盆中,讓夏師傅修補。我在一旁觀看,他麻利的剪下兩塊白鐵皮,用釘子連接,中間放點黃泥,然后小心地敲打,鐵鍋補好了,媽媽給他送來熱飯,夏師傅連忙吃完,繼續為莊上人家補鍋。那時,我挺羨慕夏師傅的,因為一個疤子他至少收費一角錢,算起來他一天的收入比我爸爸一天的10分工要多,那時我想到將來也做個補鞋匠。   “小黃,走,到我家去,我給你說件事情。”是吳叔叔在叫我。我從記憶中醒來,因為沒什么事情,便也跟隨吳叔來到他家,吳叔給我說起了1962年的一件往事。   因為自然災害,吳大寶的父母親也都相繼去世,吳大寶和弟弟吳大安都已經結婚,吳大萍也已經嫁人了,可夏大佑也28歲了,還孑身一人,俗話說,“長兄如父,長嫂如母。”吳大寶兩口子也都把夏大佑當親弟弟看待,經過商議,決定讓夏大佑干補鞋匠最合適,同時也讓他單住,吳大保先去找了隊長,隊長很不錯,他讓大保去趟合肥集市,就在如今的省城四牌樓一帶,在那能買到補鞋機。第二天一早,大寶穿上草鞋,帶上干糧,他把20元錢綁在小腿上,天沒亮就從家里動了身,餓了就吃塊干糧,渴了就喝口河水,晚上就躺在草地上睡一會……吳嫂在家中默默地念叨,祈求吳大保能平安回來。第三天晚上,吳大保回來了,他把補鞋匠往家中一放,一口氣吃了4大碗飯,接著洗個涼水澡,爬上床就呼呼地睡著了。吳嫂看了甚是心疼,去省城時吳大保還是個很精神的一個人,可短短三天,吳大保就像換了個人一樣,頭發蓬松,胡子拉碴,那一身的衣服汗臭味飄的老遠。   夏師傅從此就干起了補鞋、修傘的行當,他白天走街串巷,晚上回來,就把帶回來的鞋子、破傘修補好,第二天再把東西送到各家各戶,他收費的標準也是經過生產隊會議研究通過的,據說最后還經過了大隊革委會主任的點頭。夏師傅補鞋的生意還不錯,一年就賺了將近200元,吳大保兩口子用這200元為他翻蓋了房子,添置了新床、飯桌等家具。   第二年,他們給夏師傅張羅了一門親事,是山后村的寡婦王家勤,王家勤帶著一個女兒,夏師傅很快就把她們娘倆接來一起生活,也沒舉辦儀式,晚上有隊長參加,夏師傅擺了一桌酒席就算是婚禮了,結婚的第二天,夏師傅依然做著補鞋匠,王家勤就參加生產隊的勞動了。   (四)   按理說,這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局。   可就在下駝子還沉醉在新婚的快樂中時,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,打亂了夏師傅的幸福生活。   “救火啊,快來人啊!”吳老太在村莊叫嚷。   干活的人們飛快地向村莊奔去,原來是夏駝子家失火了,經過人們的撲救,大火雖然被撲滅了,可他家的東西幾乎全部被燒光了,王家勤在一邊掉眼淚,口中不停地說:“駝子,都是我不好,我不該嫁給你。”   晚上吳大保倆口中睜大眼睛,吃驚地問。   夏駝子只好在一邊大聲嘆著氣。   吳大保問了半天,王家勤才低聲說到:“一定是那個壞蛋干的,挨千刀的家伙……”   王家勤說的這個人是山后村的一個單身漢劉棗,這個劉棗長著一副棗形臉,身材矮小,嘴大眼小,相貌丑陋,在山后村是個出名的無賴。他早就垂涎王家勤了,在她丈夫死后沒幾天,他就多次夜間敲門騷擾,后來又一次,王家勤迫于他的淫威,答應了他的要求,可一次之后,這個小子就變本加厲,竟然多次公開前來騷擾,莊上人們雖然恨他,可又不忍心將他送進班房,況且他也沒有殺人放火,總不能無緣無故就逮他,聽到這些,吳大保攥緊了拳頭,恨不得立馬將這個家伙殺了。   晚飯后,隊長也來了,聽了這些,撓撓頭也覺得不好辦,因為沒有什么證據能證明這件事情就一定是劉棗干的,隊長決定第二天和吳大寶到山后村走一趟。   山后村的大隊主任沒有接待他們,因為劉棗也是他的遠房親戚,王家勤原來的那個生產隊也都是劉棗的本家,雖然人們都猜出這事情一定是劉棗干的,可他真正出事了,莊上人反而替他說話。吳大寶氣的直嗯嗯,真想找到劉棗,好好地教訓他一番,從山后村回來,隊長一路上沒有說話,也是唉聲嘆氣的,“這都是命,我看啦,這是夏駝子沒福氣承受,這件事情我看還是算了吧。”   王家勤是哭著離開的,夏駝子把她娘倆送的老遠老遠,那夜,夏駝子在樹下嗚嗚地哭了半夜,夏師傅和王家勤的婚姻就這樣不了了之,后來也沒有人說起關于王家勤的事情。   (五)   聽了這段心酸的往事,我眼含著淚花。   這也許就是歷史吧,文革期間,在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,大王鄉的人們哪知道山外的世界,在偏僻的大王村,大隊主任就是皇帝,他的話賽如圣旨。就這樣,一門原本好好的姻緣,就這樣無辜地被拆散了。   我問吳叔:“那后來夏師傅過的不是挺好的嗎?”   “是的,好人自會有好報。”吳叔叔笑了。   “后來吧,夏師傅依舊為人們補鞋修傘,小日子也慢慢地變好,夏師傅也積攢了不少的錢,因為他勤快,村莊上的人們也都同情他的遭遇,幾年下來,我幫助他蓋起了三間磚瓦房。在他32歲那年,夏駝子時來運轉,我托人給他從岳西買回來一個大姑娘做媳婦,夏駝子比她整整大8歲,沒幾年他們就生了一男一女,自那以后,他家的小日子幸福著呢!不過夏師傅有個缺點,是個典型的氣管炎,賺的錢必須全部上交。”   “買的媳婦?”我驚愕地問道。   “買的怎么了?不照樣過一輩子。”吳叔不以為然。   我想了想,覺得也是,在我們這個窮地方,花錢買媳婦也不是夏師傅一個人,關鍵是夏師傅為人厚道,又有補鞋匠的手藝,他的收入也不錯,我想這些應該是他后來婚姻走向幸福的真正原因。   回來時,沒見到夏師傅,想起他補鞋的一生,我不禁感慨:他們這代人經歷的太多太多,老夏師傅的一生也見證了山村人們的生活軌跡,真正算是一部由心酸苦難通往幸福天堂的歷史!         文/黃璜 +10我喜歡


陳依萍的推薦清單39511張智屏的推薦評比好物秦凡堯的今日頭條37402
林淑琦的開箱推薦文天地27655 傅淑芬的優質推薦評比李麗玫的評價心得71268 汪漢凌的優質產品推薦68046吳耿歡的優質必買清單 林振宇的推薦清單黃皓典的優質產品推薦22712 劉冠珍的評價心得2126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86fqr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